争优 争先 争效|茶与食品学院发挥特色优势,推动“三茶”统筹和食品产业发展

发布者:科研处、茶与食品学院发布时间:2023-06-25浏览次数:818

近年来,茶与食品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对标《武夷学院服务南平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推动“三茶”统筹和食品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组建武夷岩茶绿色创新中心,开展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建设与培训。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组建武夷岩茶绿色创新中心,获批南平市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经费300万,分别从生态茶园标准建设、茶园间套种绿植、茶园土壤微生调控、山地茶园智能化除草设备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解决武夷岩茶科技创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天心村农户发放“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示范茶园茶树专用有机肥50多吨,施用茶园面积1000多亩。以服务茶园绿色健康发展为目标,成立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借助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开展培训推广、建立示范基地,打造由政、企、校组成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形成一支“带不走的帮扶队伍”,为茶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累计培训1000多人次。招募燕子窠生态茶园科特派团队志愿者,为到访燕子窠生态茶园的来宾们提供讲解服务7000多人次,发放宣传手册20000多份。

武夷岩茶绿色创新中心揭牌仪式

生志愿者为来访嘉宾介绍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

为茶农发放茶树专用有机肥

廖红教授在燕子窠进行现场培训

开展闽北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育种新技术研究校内建成标准化生态茶树种质资源圃60亩,包括种质资源保护圃50亩、繁育与品系比较圃10亩保存茶树种质362自主创新杂交种质1200余株,并通过叶片解剖结构农艺性状主要生化成分等方面系统鉴定、评价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筛选获得综合性状优异武夷名丛茶树种质丰富了茶树种质的数量、拓宽了优异种质的选择范围。

武夷学院标准化生态茶树种质资源圃

推进闽北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创新及生态茶园建设茶与食品学院以2011中国乌龙茶协同创新中心、大武夷茶产业技术研究院、茶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建设为依托,在武夷山市、政和县等闽北茶区建立低碳生态示范茶园693亩,并在低碳生态茶园安装推广太阳能灭虫灯、粘虫板,减轻了茶园的虫害危害;推广环境友好型绿肥品种3个,茶园绿肥年压青生物量2643千克/亩。推广高效生物农药等5种利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防治茶毛虫和茶尺蠖,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小绿叶蝉,矿物油乳油防治茶橙瘿螨。

指导茶企开展低碳生态茶园建设

学院与政和县隆合茶业联合建立国家优良品种标准化示范区,并针对茶园科技和标准化生产种植开展培训。在优特茶树栽培科技示范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公司+基地+科技(标准)+农户”的生产经营运行模式,以标准指导和规范茶农生产活动为目标,建立白茶生态示范园100亩,引进高香型春闺、黄冠等丰富茶叶适制品种助推企业提升茶叶附加值,更好地实现茶叶增值,加快茶产业融合发展。

参与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提升茶产业话语权。依托武夷茶学院,积极参与武夷茶产业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武夷岩茶标准体系,提升武夷茶产业话语权。作为标准起草牵头单位,负责《武夷红茶冲泡品鉴茶具》《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茶具》《武夷岩茶陈茶储存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同时与武夷山市场监督管理局、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等部门修订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在大红袍、水仙、肉桂、名枞、奇种等品系之后,将陈茶品系加入武夷岩茶标准中,满足武夷岩茶产业发展需求。学院教师连续多年作为技术专家参与“武夷岩茶”、“武夷红茶”实物标准样的研(复)制工作。

参加《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国家标准修订立项汇报

参与《武夷岩茶陈茶》等团体标准研讨会

开展茶叶加工机械设备和产品创新研究学院与企业共同研发新型球罐型360°摇青机等茶叶加工新设备,共申请专利23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已授权3件)、实用新型专利13件(已授权12件);与企业共同通过工艺创新开发出1款花香型水仙白茶、2款高香型产品、5款武夷岩茶新产品,帮助企业增收3000多万元;校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26项,科研经费1500多万元,建成物联网零售新平台1个,导入绿色食品认证茶叶企业57家,进一步拓展企业营销渠道。

 专利产品:球罐型360°摇青机

开展科技服务,助推闽北茶文化、茶产业发展近年来,共组织面向校内外师生、茶农及茶企技术人员开设深层次的茶叶科技专题论坛、专家讲座、技术交流、学术讲座等,受众2000人次,扩大了茶科技、茶文化、茶产业研究成果的影响面,进一步提升了茶学专业学生、茶农及茶企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同时举办茶艺师、评茶员、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市场营销、茶文化游学、技术培训等茶学专业技术培训69期,累计技术培训1309人次,累计茶文化游学1818人次,显著提升了茶学专业学生、茶农及茶企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茶学专业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与武夷山角亭小学、百花幼儿园共建“小红袍”课程,推广武夷茶文化校本课程;帮助武夷山市茶叶包装协会策划、组织首届武夷山市包装设计师职业技能竞赛。

学院教师作为授课专家参与各种服务茶产业的技能培训

对接龙头企业,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茶与食品学院积极对接圣农集团发展需求,与江南大学、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院所联合开展白羽肉鸡专项科研攻关项目(项目经费500万元)促进白羽肉鸡深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构建白羽肉鸡深加工技术创新体系;同时积极开展闽北传统肉制品、圣农鸡骨脱色等领域研究,促进传统肉类食品产业转型发展。经学院组织推荐,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21年福建省大学生就业实习示范基地,近五年累计接收学生1000多人次开展生产实习课程学习。开设“圣农大讲坛”,邀请食品行业高管和技术骨干到校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同时选派高水平教师到企业为员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圣农食品公司总裁周红为师生作报告

食品专业教师赴圣农集团为员工开展食品安全专场培训

下一步,茶与食品学院将积极推进国家省部级各类项目申报,打造一批服务南平绿色经济发展的创新性、标志性成果。以校内燕子窠生态茶园模式建设为示范点,树立生态茶园标杆。同时引导教师科研面向产业开展更多的实践性研究,把原有理论性成果进一步落地转化为实践性成果,通过校企对接合作等方式为绿色产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