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全省教育大会在福州召开。大会在我校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师生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奋力谱写教育强省建设崭新篇章。
邱昌东(发展规划与评建处处长):全省教育大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吹响了建设教育强省的冲锋号,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立足岗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聚焦我省“四大经济”的重大产业需求,推进学科专业转型调整,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展现新时代新征程高校的新担当新作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沈慧芳(教务处处长):全省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刻把握新征程福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弘扬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发扬福建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奋勇争先,努力建设教育强省。教务处作为人才培养的管理部门,将深入学习领会大会精神,以开拓创新精神落实会议要求,持续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省、推进教育、科技、产业、人才协同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王晓新(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作为省级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将积极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和“三全育人”格局,坚持用红色文化育人和朱子文化等传统文化育人,持续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探索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的实践,引导学生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
郭伟锋(旅游学院主持行政工作副院长):全省教育大会为旅游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深化产教融合,依托武夷山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优势,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聚焦立德树人,强化内涵建设,以科研促教学,服务旅游产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合作,优化专业结构,完善数字文旅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响应大会号召,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力量。
陈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深感振奋与责任重大。大会强调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紧密相连,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大思政”教育体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打造实践育人新范式,活化利用福建特色思政元素,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助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马院力量。
康荣平(商学院党委副书记):作为二级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育引导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意识与能力;以“涵养穷索、致知力行”的校训为指引,努力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着力营造管理到位、服务良好、风清气正的和谐育人环境。
范俐(茶与食品学院副院长):全省教育大会强调“五个聚焦”,即聚焦立德树人、聚焦服务发展、聚焦人民满意、聚焦夯实基础、聚焦互利共赢,在教育强省建设中奋勇争先。茶与食品学院应锐意改革创新,以现代产业学院为抓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机制改革,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强化要素保障,引进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为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蒋海岭(艺术学院转型办公室主任):全省教育大会强调要聚焦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是教师的职业操守,也是合格的人民教师的第一标准。作为艺术学院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导向,使他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坚守道德底线,以优秀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努力将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弘扬工匠精神,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
黄婷(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组织员办公室副主任):全省教育大会强调了党的领导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大会提出的“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二级党委组织员,我将以实际行动落实会议精神,深化党建引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指导实践,运用好闽北红色资源,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为建设教育强省贡献力量。
刘和群(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工作科负责人):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传承弘扬优秀校友廖俊波的先进事迹,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学习交流研讨、深入学生宿舍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多种形式,将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教育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勇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雷翠丽(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辅导员):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进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将积极践行全省教育大会的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扎实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时刻关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做好学生的同行者、引路人。
施可(海峡成功学院辅导员):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教育家精神引领自身发展,在履行辅导员工作职责基础上,着力在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等方面发挥辅导员工作优势,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陈虹(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省教育大会强调,高素质专业化教师要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理论上的彻底来夯实政治上清醒的思想基础,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厚植深厚家国情怀;以师德师风建设筑牢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德行基石,以教师队伍中的道德楷模为榜样,以良好师德师风为广大学生和全社会树立学习效仿的师者典范;以育人育才的过硬本领夯实高素质专业化发展的能力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课堂渠道全面、科学、完整地讲出来,不仅能够讲清、讲好、讲透、讲深,也要讲新,达到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标。
习恒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通过学习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投身到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关注前沿动态,探索思政课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吴薇(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作为一名高校专业教师,我深感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性。大会提出的教育强国战略,为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积极响应大会号召,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日常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我也将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肖正煌(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深知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这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锻炼综合能力。我会将个人梦想与教育发展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在新时代展现青年担当,为学校争光,为福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程逸萱(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2023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我将始终牢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未来也将勇敢地承担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担,夯实基础,紧跟形势,扎实掌握教育教学本领,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不断学习成长,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谢馨敏(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省教育大会的召开,为学前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和动力。大会提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这为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他们的品德培养,通过创设宽松、自由、安全的环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培养他们的社会性、人格品质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