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36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11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青马讲坛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文教授系统阐释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与核心要义,并围绕“为何融、融什么、怎么融”等关键问题,深入分析了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集体备课与研讨交流环节,廖璐婷老师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题,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五五’时期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课程导入、新课讲授、案例解析等维度重点阐释了如何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六章“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恒珍老师如何理解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需求为题,从历史眼光、国际视野、实践要求三个层面阐述了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切实可行的融入路径。

黄丽娜老师以“‘五年规划(计划)’创造中国发展奇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题。从融入意义、融入思路和案例设计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陈虹老师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度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并阐释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可以融入到“价值规律”“虚拟经济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等多个知识点。

曹关群、胡华田两位老师结合各自授课课程,阐述了如何将全会精神准确、生动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并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上进行系统设计。

陈文指出,本次集体备课和研讨会召开及时、交流深入,对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示范意义,与会老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