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蓝图绘就风正劲 实干笃行启新程——我校干部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10-24浏览次数:394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我校干部师生第一时间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实际展开热议。大家一致认为,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作出的决策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大家纷纷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奋勇争先、再上台阶加快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为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贡献力量。

庄祥生(校党委书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新征程举旗定向,是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催人奋进,特别是报告中强调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为我们高校在新征程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引。校党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对“六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牢牢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实践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站位谋划好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在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矢志不渝,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上精准施策,在锻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上持续用力,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上奋勇攀登,在增强社会服务实效上展现担当,在拓展开放合作办学上阔步前行,不断开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奋力书写好“强国建设、武院有为”的崭新篇章。

吴承祯(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把全会部署要求融入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全过程,切实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实绩实效。“十五五”期间,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把牢办学方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服务地方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深化产教融合,主动对接产业需求,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厚植特色优势,立足闽北生态禀赋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武院辨识度的学科专业品牌。夯实内涵根基,深化人才引育、数智化改革,激活发展动能,以高水平治理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武院答卷”。

邱昌东(发展规划与评建处处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深刻认识到,“十五五”时期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内涵式跃升的关键攻坚期。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置于突出位置,强调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这为我们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根本遵循。作为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我们要把全会精神融入学校“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全过程,主动将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体系与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度对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实实在在的贡献彰显地方高校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的担当与作为。

施晓莉(茶与食品学院党委书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审议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这一规划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新的蓝图。“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作为二级学院党委书记,我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推动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一加强思想引领,组织师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将全会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推动学科建设,结合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学院特色,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三强化党建工作,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促发展,带领全院师生为实现学院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宋卫军(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会议,为我们奋进新征程谋篇布局、举旗定向。全会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在肩。我将带领全院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和地方服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

应祥泰(海峡成功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倍感振奋且深受启发。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让我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更加充满信心。全会提出的“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强化教育对人才的支撑作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部署,为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学校开展闽台联合人才培养的特色学院,我们始终以“两岸一家亲”理念为引领,通过“双校园对接”“4+0” 等模式整合两岸优质资源在课程上深化与台校共建,在师资上化台湾人才引育机制,在科研上聚焦前沿专业和朱子文化传承等领域深化交流,让学院成为两岸教育融合的“桥头堡”,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贾蓉(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将全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立足艺术专业特色,深化“艺术+思政”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将个人艺术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聚焦学生就业创业,推动“艺术+科技”融合创新,对接文化新业态需求,培育复合型人才。坚持以党建引领学生工作创新,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培养德艺双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贡献智慧与力量。

牟娟(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深入学习领会全会关于“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蓝图的战略部署,特别是“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将其作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把握时代大势的根本遵循;要将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具体化为学生工作中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专业成长与价值塑造相融合,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实际行动;要坚守校园安全底线,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强化风险防范引导学生增强底线思维,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林铮(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紧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实践育人,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聚焦机电制造、农林装备智能化等地方产业需求,组织教师团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校企协同,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企业破解技术瓶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王东方(商学院副院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中国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当前世界正处于知识生产方式深刻变革的关键期,人才培养必须突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内涵要求;要坚守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让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贡献高校智慧。

孙志强(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学工科副科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理念,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兰凌靖(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辅导员):作为一名团学干部,我深刻认识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也为我们的育人工作和青年引领指明了方向。首先,要将全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将“四个自信”的种子播撒进学生心灵,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其次,要提升自身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全会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启示我在团学工作和学生管理服务中,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运用制度干事创业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创新形式,运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雪嫣(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指明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十五五”即将开启新的征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立足教学科研岗位,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思政育人等方面,在实践中寻求创新突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周生旭(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2023级小学教育1班团支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全会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为我们未来投身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在实习和学习中,我更加体会到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更肩负着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我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誓言。同时,关注教育改革前沿,积极适应新课程标准和育人方式变革,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以青春之我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若妍(海峡成功学院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班团支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党员,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令我方向更明。我将以“六个坚持”为遵循,在专业学习中深耕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主动参与科创项目,锤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同时,作为团支书,我带头组织班级专题学习,理解把握全会精神要义,带动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青春之力践行“实干兴邦”,用专业所长回应时代召唤,为建设网络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版权所有:武夷学院 校址: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路358号 邮政编码:354300 电子邮件:wyxyxb@126.com 招生电话:0599-5136788

闽ICP备090145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