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学院2019年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01-10浏览次数:178

 武夷学院在校领导关心指导下,逐步完善产业学院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校企共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持续探索校内校外导师协同育人模式、持续推进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完善茶学专业实习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茶学专业师资队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武夷茶学院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1深入调研,校企共同修订2019级茶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紧紧围绕着专业岗位素质能力的要求,组织骨干老师深入圣武夷星茶业、香江茶业等大型企业调研人才需求,与企业高管、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讨论修订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认真组织各茶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对修订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顺利完成了茶学专业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更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岗位素质能力;更加明确培养目标地转向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超过30%;更突出能力主线,使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强的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符合当前茶产业发展需求另外,学院加强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同编写应用型教材正在编写的《武夷研茶》系列丛书将于20201月出版。

2、茶学专业积极申报国家一流专业,论证通过省级一流专业

    2019年6月,茶学专业参与教育厅组织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工作,通过论证茶学专业顺利获得省级一流专业,并积极组织申报国家一流专业。通过申报省级一流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茶学专业专业定位逐步清晰:立足闽北,面向全省,辐射海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凸显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育人优势,凸显协同创新联合育人优势,提升发展茶学国家特色专业,将茶学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专业。茶学专业的特色优势得到明确:区位优势,针对武夷山世界红茶、乌龙茶发源地、双世遗产地、中国茶文化之乡、茶树品种王国等区位优势,可以为福建茶产业发展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优势,茶学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福建省重点学科,2018年茶学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排名全国第六;科研平台优势,先后获批“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大武夷茶产业研究院”、“茶叶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茶学专业的建设思路不断完善:根据教育部专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和南平市经济发展规划,以学校“十三五”规划对学科建设的要求为导向,基于学校现有基础,结合茶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本着“合理定位、明确方向、突出特色、注重应用”的原则,凝炼学科方向,优化专业结构,构筑学术发展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最优化,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具体包括四个方向,一是紧紧围绕园艺学应用型学科建设和农业(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授权点培育为中心;二是重点建设适应茶学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教学特色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三是用好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省级科研平台平台和园艺学科重点实验室平台;四是努力再次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破,精品课程和应用型教材再次取得突破,“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进一步突破,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取得进一步突破。

3、以本科生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改革为试点,持续探索校内校外导师协同育人模式

在学校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推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武夷山得天独厚的茶产业资源优势,校内校外导师协同育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是学院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呼应武夷茶学院产业学院建设,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教学水平,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一年来,武夷茶学院从分布在茶产业的各个细分行业中聘请的制作工艺传承人、潜心生产的匠人、擅长公司运作的企业家等担任校外实践导师团队,有力促进茶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参加双导师制的同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时间与方法相结合,不断进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汇集各类资源持续推进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茶学国家特色专业与园艺学科优势,学院集聚两岸四地优势产业资源,牵头组建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与福建农林大学谢联辉院士团队共同成立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协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创新型专业人才。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产业资源和师资团队,学院在资源汇聚共享机制、科研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极推行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鼓励教师立足闽北生态食品、茶、园艺产业的需求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将项目工作结合到课堂教学、学生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二年级起就开始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也根据自身兴趣及在校外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在参与课题研究和为企业服务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企业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福建省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福建省“创青春”挑战杯大赛等赛事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年来,茶学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2项,其中国家级4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荣誉33项,其中2018年荣获第六届海峡青年节创新创业设计大赛铜奖1项、第二届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

5、深化与香江茶业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为共同推动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经充分沟通协商,武夷茶学院依托2011中国乌龙茶协调创新中心、大武夷茶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武夷山香江茶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将重点在四个方面力争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一是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的新方法、新途径,联合培养茶学领域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发挥学院教师理论功底和企业技术骨干实践优势,在学生培养和企业培训方面相互支持,共同推进校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三是共同开展科研创新活动,针对茶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难题,茶企经营管理中的瓶颈问题等,组建科研小组,联合攻关,破解难题,力争为茶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四是共同打造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充分依托香江茶业的实力和优势,把教师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及时通过香江茶业这一平台进行转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6、筛选集中实习单位,修订完善茶学专业实习管理办法

2019年11月,学院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质量与安全系实行新的实习管理办法,出台了《关于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管理规定》、《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实习实施管理办法》等院级教学管理文件。这一举措改变了茶学专业过去分散式的实习模式,建立校企无缝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实现有效的、高质量毕业实习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在安排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充分遵循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的规律,即从陌生到娴熟,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做出轮岗实习定岗实习双方选择就业三个阶段实习安排;建立双导师制,齐抓共管;建立任务清单,确保教学实效性与评价精准性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完整的实习管理办法。通过筛选,茶学专业确定了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香江茶业有限公司和言茶精舍茶文化有限公司等三家集中实习单位。

7内培外引,不断完善茶学专业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按照学校要求执行《武夷学院教师进修培训管理暂行办法》、《武夷学院教师出国留学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高层次名师锻造计划,能够紧紧围绕教师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个人成长需求,加强博士人才储备,持续完善内部培训、国内访学、海外研修等各类服务教师发展的政策措施。新录用李力张奇2位博士,陈丹妮在外攻读博士,石玉涛、郑慕蓉2位老师外出进修访学,叶国盛赴台交流。经统计,本学年共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培训10批、计257人次;选送参加境内、外培训进修26人次。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联系电话:0599-5137553
学院地址:武夷山市百花路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