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建设的系列要求,进一步严肃学术纪律,筑牢学术道德底线,2025年9月18日下午,茶与食品学院召开《武夷学院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实施细则》专题学习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范俐主持,全院教职工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面向茶与食品学院管理与科研一线人员,深入解读学校最新修订的学术不端治理制度,强化基层学术治理责任,推动科研诚信建设向纵深发展。
会上,范俐副院长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系统阐述了当前国家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和“终身追责”的监管趋势。
他强调:“二级学院是学术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术不端风险防控的第一线。各位科研一线的老师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好学术规范的‘入口关’‘过程关’和‘出口关’,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他还对《武夷学院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实施细则》进行了重点解读。《细则》依据国家最新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调查程序与处理尺度。特别指出,根据教育部规定,论文发表中的学术不端行为,由第一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牵头调查处理,这意味着各二级学院在学术监督中承担着直接而重要的责任。
《细则》还明确要求,学院应建立健全内部审查机制,加强对项目申报、成果发表、学位论文开题与答辩等关键环节的审核把关。对存在风险的学术行为,要及时预警并上报学校学术委员会。同时,学院将把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和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内容。
“学术诚信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范俐副院长强调,“我们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责任落实为保障,坚决守住学术底线,为武夷学院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本次专题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强化了茶与食品学院在学术治理中的主体意识,为构建全校协同、层层负责的科研诚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