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王筱莹:书评写作——如何从书中挖到精髓

发布者:人文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7-04浏览次数:150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写作讲坛系列之三


5月3日下午,闽北日报编辑、年轻作家王筱莹应武夷学院逸夫图书馆邀请开讲《书评浅谈——如何从书中挖到精髓》。筱筱老师从“书评是什么?”“常见书评”“如何写书评”“如何装自己的东西”四个方面展开,以六个书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书评写作的不同风格和写作要点。讲座在师生互答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讲座中重点阐释了书评写作的三个要求:真实、平实、朴实。

1、真实者,不乱抬轿子,也不乱打棍子,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2、平实者,心平气和,秉公而论,不偏不倚;

3、朴实者,实实在在,质朴无华,不追求时髦,不故弄玄虚。

筱筱老师认为如能阐原作之未发,补原作之不足,勘原作之失误,对原作深刻理解,赋予新的意蕴,则更好。此种书评不仅给读者以启发,也会给被评书籍的作者以启示。

关于书评写作,筱筱老师的三个建议:

1、多阅读:读书不在一日之功,在于日积月累。真正的书评应该是清醒的,时刻意识到自己在往哪里去,文字是导航标,牵引书评者走向他发现的独特彼岸。

2、多积累:从各方面观察体味该书的与众不同之处,独树一帜之处,特点,创见,丰富性,开拓性,原创性;基本倾向、学术观点、编纂体例的不妥或错误(软伤) ,史实、引文和文字表达的讹误(硬伤)。

3、多感受无论是好书或坏书,亦必有感方可发之; 无感而发,如隔靴搔痒,注定失败,此乃某些人际性书评质量不佳的主因所在。

作家作品简介:王筱莹:书评人,笔名蓦烟如雪,福建省作家协会青年作家委员会员,2014年出版长篇传记《永远的情人杜拉斯》,其著写的短篇小说、书评、杂文多次刊登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厦门文学》《萌芽》等报纸和杂志上。

武夷风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