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前教育系教师与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
共建混龄班实践基地
为适应新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我院学前教育专业七位青年教师组建的混龄教研组与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合作共建全混龄实验班。幼儿园的混龄教育是把年龄跨度至少为12个月的3—6岁儿童按照一定的比例组织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和游戏的教育模式,它的组织形态还原了儿童生命存在最真实的状态,在促进幼儿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认识和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起着独特作用。
4月17日,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的黄荔华园长和钱蕾蕾园长与我院学前教育系的杜雪华老师和高洁老师共同商讨筹办幼儿园混龄实验班事宜,此次讨论主要围绕校企合作方式、实验班师资确定与培训、混龄实验班招生及家长遴选、混龄实验班场地和设施准备等问题。第一次研讨会确定了双方合作共建混龄实验班项目,大家都对这个项目充满信心和期望。
学前教育系混龄教研组研讨会
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黄荔华园长与钱蕾蕾园长探讨混龄班筹建事宜
5月4日,上海幼儿园园长团到访武夷山附属幼儿园,受黄荔华园长的诚挚邀请,混龄教研组的全体老师有幸参与其中,并有机会与上海依霖幼儿园创办人徐刚园长面对面交流学习开办混龄实验班的成功经验。上海依霖幼儿园是一所有着13年混龄教学经验并取得显著成果的混龄幼儿园,我们可以在借鉴依霖幼儿园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附属幼儿园原生态的户外环境及“小茶人”园本课程,办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混龄教育。此次交流会面还确定了到上海依霖幼儿园访学交流的事宜。
学前教育系混龄教研组老师们与上海闵行区林胜峰老师交流
学前教育系混龄教研组老师们与依霖幼儿园徐刚园长交流
5月21日至25日,在黄荔华园长的带队下,混龄教研组成员(杜雪华老师、高洁老师、陈琳老师、徐文老师)的四位老师来到上海依霖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周的浸润式学习。在此期间,我们深深被依霖幼儿园的“笑园文化”所感染,被依霖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的敬业与努力所感动,被孩子快乐稚嫩的笑脸所感怀。依霖幼儿园的徐刚园长及幼儿园管理层的老师们对们的到访学习可谓是安排得细心周到、无微不至,更重要的是他们毫无保留的向我们呈现混龄教育的所有研究成果,包括课程建设、环境创设、课题研究、家长工作、园务管理等方面的学习资料,我们一行人真的被依霖人包容的胸怀所感动,从而更加坚定我们办混龄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上海依霖幼儿园徐刚园长与黄荔华园长、杜雪华老师、高洁老师合影
学前教育系混龄教研组老师与依霖幼儿园骨干老师交流学习
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黄荔华园长与高洁老师进行学习总结并指定下一阶段计划
依霖幼儿园访学回来之后,我们教研组老师趁热打铁,对这一周的学习做了深度的总结,并设计了混龄教育家长调查问卷,着手启动混龄实验班招生事宜。第一件事就是要举办混龄教育的家长说明会,将混龄教育的价值和优势传递给家长们,吸引到认可并支持混龄教育的家长朋友们。6月16日,在家长说明会上,我院学前教育系的高洁老师为附属幼儿园的家长和老师们开展了“手拉手、一起走进混龄教育”的专题讲座,把混龄教育模式的发展、特点、教育价值和课程特色向家长们做了详细的解说,讲座之后,杜雪华老师就家长提出的问题作现场回答。说明会现场气氛积极热烈,家长们对混龄教育更了解和认同,会后有好多家长都填写了混龄班的报名表。希望我们的教育理念可以通过这些家长辐射到更多的家长身上,因为混龄教育模式能否顺利开展,需要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
混龄教育家长说明会现场
7月4日,混龄教研组老师又一次聚在一起进行研讨,此次研讨主要围绕混龄实验班的师资培训及制定编制混龄课程安排两个议题开展研讨。师资培训由杜雪华老师负责,通过组织带班教师观摩上海依霖幼儿园混龄班语言教学活动《温情的狮子》、生活组织活动和体育活动等视频,向教师们讲解混龄教育活动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并说明混龄班一日活动安排的要求和特点,让教师们更为直观地学习混龄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为下学期开办做好师资准备。此外,教研组制定了暑期教研活动安排,暑期主要是设计混龄班课程内容和计划。
混龄实验班师资培训
混龄教育实践基地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技能基地,扩展专业视野,从而提升教师教研能力,还能帮扶武夷学院附属幼儿园一线教师提高专业理论素养,最终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可谓是互利共赢、多方受益的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