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浅 躬行悟深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启示录

发布者:人文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5-18浏览次数:360

纸上得来的知识,终觉浅显;唯有躬身实践,方能领悟教育的真谛。在幼儿园的实习/见习的时光里,孩子们奶声奶气的一句“老师好”“老师明天见”,成为实践学习中美好的记忆。2021级、2022级和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在这童真洋溢的世界里忙碌着。从面对孩子时的不知所措,到从容应对;从精心设计游戏,到耐心引导争抢玩具的孩子;从备课时的绞尽脑汁,到活动中的灵活应变,每一次都充满挑战。以下是五位学生代表的实习、见习总结与感悟。

♥ 2021级 衷子蕙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分享在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学院校区的实习感悟,我感到无比荣幸,也满怀感恩。这段时光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记录了我们从青涩到成长的每一步,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幼教事业的温度与责任。

还记得第一次踏入幼儿园时,走廊里孩子们的欢笑声、教室里五彩斑斓的手工作品、操场上奔跑的小小身影,瞬间让我们感受到幼教工作的鲜活与灵动。武夷山独特的人文底蕴与幼儿园的理念相融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环境对幼儿成长的深远影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如何观察记录幼儿行为,如何将武夷山的茶文化、丹霞地貌等本土元素融入课程设计,这些宝贵的实践机会为我们打开了专业成长的第一扇窗。

在班级日常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保教结合”的重要性。从提醒幼儿餐前洗手、午睡盖被,到引导他们自主整理玩具、参与值日生劳动,我们学习用耐心与智慧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记得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位小朋友因操作困难向我们求助,但指导教师提醒:“放手让孩子尝试,依赖会阻碍他们的成长。”这句话让我们反思——真正的教育是“支持”而非“替代”。此外,安全责任的落实也让我们铭记于心:离园时严格核对接送人身份,即使家长临时委托亲属,也坚持确认授权,这份细致守护让我们看到幼师职业的崇高。

在参与幼儿沙水活动的指导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玩中学的教育魅力。孩子们以沙为画布、以水为媒介,在看似自由的探索中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他们会为搭建一条引水渠反复调整沙堆的坡度,用塑料管和贝壳设计出循环水系,甚至自发分工合作搬运湿沙、制作城堡。作为观察者,我逐渐从教知识的思维转向促生成的支持角色: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捕捉幼儿的探究兴趣点、通过开放式提问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当看到孩子因漏水而皱眉思考、因成功而欢呼时,我真正理解了儿童是主动学习者的含义。这种浸润式的学习体验,不仅让我学会用专业视角解读游戏行为,更让我意识到教师的价值在于为幼儿的探索搭建支架,而非预设答案。

实习中最珍贵的收获,是孩子们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爱。当内向的孩子主动牵起我的手,当他们骄傲地展示搭建的公园积木,当离园时听到那声老师明天见,所有的疲惫都化作前进的动力。我们开始懂得:幼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守护者。在武夷山这片灵秀山水间,孩子们教会我们用纯粹的心感受世界,这份职业幸福感将成为我们终身坚守的初心。

离别之际,孩子们送别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句“老师,你明天还会来吗”让我们热泪盈眶。这段实习让我们从“手足无措”到“从容应对”,从“理论学习者”成长为“实践思考者”。感谢幼儿园为我们提供的宝贵平台,感谢各位指导教师的倾囊相授!未来,我们将带着“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继续前行,努力成为如你们一般优秀的幼教人,让每一颗“灵芽”在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 2022级 吴欣雨 ♥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清献校区的研习生吴欣雨。非常荣幸能作为代表,和大家分享第五次学前教育研习的感悟。从最初四次的见习到这次深度研习,我们如同从浅滩走向深海,每一步都踏实地向学前教育的核心靠近,完成了从“看”到“做”从“学”到“用”的蜕变。

  在前四次见习中,我们更多是站在教室的角落,观察教师组织活动、记录幼儿行为。那时的我们,是带着理论知识的“旁观者”,虽能分析一些教育现象,却始终隔着一层纱。而这次研习,是在学校领导精心规划、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围绕研习手册中“游戏组织与指导”和“与游戏中的幼儿深度交谈”两大主题,真正从“观察员”变成了“实践者”。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如今的幼儿园正在不断创新改革,寓教于乐。在游戏设计与组织当中,班级更偏向将生活中的事物作为孩子们游戏的工具或场所,如将教室的桌椅变为探险的关卡,亦或是利用的孩子们身边简单的小东西制作游戏道具等等,方式多种多样,新颖有趣。同时,在与游戏中幼儿的深度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更多孩子们的感受,倾听幼儿的心声,从而改进教学模式,让孩子能够真正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在这次的研习中,我们增加了半日带班活动。真正站在“主班教师”的岗位上,让我深刻体会到幼儿教育工作的责任与挑战,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独立带班的半天里,相信同学们都面临着许多压力。从清晨迎接孩子入园时的晨检、情绪安抚,到组织集体活动、安排午餐午睡,再到离园前的整理与家园沟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全神贯注。幼儿们的不同需求以及活动的组织都让我们手忙脚乱。但好在有指导老师的建议,我逐渐学会用“分组活动+弹性调整”的方式平衡每个孩子的兴趣,例如将搭建区、美工区同时开放,并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灵活延长活动时间。

  本次研习中,幼儿园环境创设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大家协助老师完成了大量班级环创以及幼儿园不同区域环创,内容有阅览室,美工室,植物角,楼梯角等等。展现出了同学们出色的行动力与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贯穿始终,面对教具制作、活动筹备等任务,大家分工配合、共享创意,彰显集体智慧。

   在实践中也暴露了我们许多的不足:有些同学在课程设计中会出现虽注重幼儿兴趣,但对教育价值的深度挖掘不足。班级管理中,应对幼儿情绪问题和纪律维持的策略仍需优化等等,这些问题既是个人成长的突破点,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专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在此,感谢学校和幼儿园为我们提供成长的平台,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同学们在这段旅程中的互相鼓励与支持。优秀是我们前行的底气,不足则是进步的阶梯。未来,我们定会带着这份实践的收获与反思,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继续深耕,努力成为更优秀的幼儿教师!

♥ 2022级 张雨欣 ♥

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

我是2022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张雨欣,很荣幸能够作为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朱子校区研习学生代表汇报我们在研习中的成长。三年来,我们从第一次踏入幼儿园的忐忑,到如今独立带班的从容,共同经历了一段充满惊喜与挑战、汗水与欢笑成长过程

当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现场,我们像怀揣热情却略显青涩的“环境设计师”,面对空白的墙面与区角空间,既兴奋又紧张。但凭借三年专业学习积累的底气,大家迅速调整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场充满挑战的创作中大家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不断优化方案,让每个设计细节都能兼顾教育价值与童趣氛围。在这两周的研习中,当我们从跟着指导老师配课逐渐过渡到独自带班,从模仿前辈的教学设计到创造出让孩子们热情高涨、追着问明天可不可以继续玩”的游戏活动,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与努力

在以游戏为主线的生成式课程中,我们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切的领悟。一对一倾听时,发现孩子们游戏中兴趣火花,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每一步都充满惊喜与挑战。在一次次的观察、记录与研讨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自主游戏生成课程没有固定剧本,也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真正蹲下身倾听孩子的奇思妙想、童言童语,跟随他们的兴趣动态调整教育策略,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

同时,回顾这两周的研习经历,我也意识到我们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的应变能力整体还有待提高;创新能力还不足等。今后,我们也会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努力改进,让自己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行稳致远。

最后我代表全体2022级学前教育学生感谢学校精心安排的三年阶梯式见习研习课程,让我们从最初只会简单记录观察的“小白”,逐步成长为践行“以儿童为中心”理念、用游戏点亮孩子世界的准教师;也感谢同学们,在每一次的见习研习活动中,相互鼓励,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更要感谢所有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是你们的用心浇灌,让教育之花绽放。你们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懂得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众人携手的星光之旅。我们深知,自己的每一点成长都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热忱,提升专业素养,为学前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 2023级 吴欣鹭 ♥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武夷学院实验幼儿园学院校区大三班的见习生吴欣鹭。今天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分享我这一段时间的见习收获和感悟。 

在幼儿园见习期间,首先我想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学院校区大三班的蔡老师,她不仅教会我如何设计一堂生动的活动课,更用行动向我展示了什么是“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这周三下午我在大三班上了一堂音乐活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虽然课前我准备得还算充分,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幼儿实操,加上一些课堂的不可控状况,整节课下来让我有点不知所措。结束之后蔡老师问我第一句话就是“这堂课上了几分钟”,这时我立马意识到自己第一个严重的问题,大班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我没有注意。果然,一堂本应该上二十五到三十分钟的音乐活动我只上了二十分钟。接着在歌唱环节,蔡老师给我提出了应该让孩子多欣赏几遍完整的歌曲、可以制作对应歌词的小卡片向幼儿展示、再把对应的歌词单拎出来再次欣赏的建议,这才能确保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够会唱这首歌,并且能增加师幼互动,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之后我还向她倾诉了上课的一个状况,当时我问孩子们听了这首歌心情怎么样,在大部分孩子都说很开心时,有个小孩捂着耳朵说道老师我觉得不开心,还重复了好几次,我觉得这是在扰乱我的上课秩序,没有理会他。蔡老师笑笑说,虽然这个孩子是个个例,但是你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不开心,是什么让你感到不开心?再引导他来感受这首歌的欢快愉悦,而不是忽略。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太执着于“完美执行教案”,一直想着怎样才能让这节课录好,却忘了孩子是课堂真正的主角。老师还提醒我:“观察比干预更重要。”这句话让我学会了在活动中多倾听幼儿的声音,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再顺势引导,能大大提升教育的效果。  

这次是我第一次到大班见习,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都充满惊喜。有一次在骑行区,一个孩子突然跑过来向我摊开手掌,她说“小鹭老师,我送你一颗“珍珠”!然后塞给我一块她捡的很小很小的白色小石子。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孩子的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奇幻想象与爱,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守护这份纯真。在这两周的几次游戏故事倾听环节,班级里许多孩子画下了我和我见习伙伴的身影。他们从最初的羞涩地说“老师,这是我和你”,到后来落落大方“老师,我又画了我们俩,我们一起搭小车、建轨道”,让我感受到每一次的陪伴与倾听,都在我们与孩子之间架起了心灵的桥梁。  

 作为学前教育师范生,这次见习也让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要夯实专业基础:深入学习《纲要》和《指南》,观察幼儿时不止于表面行为,更要分析其背后的发展需求; 二是要提升应变能力:面对突发状况(如孩子情绪问题),要多多积累经验,做到巧妙而入心;三是要永葆童心与创造力:教师只有像孩子一样好奇,才能设计出让他们眼睛发亮的趣味活动。  

最后,我想用见习班里孩子常对我说的话来结束分享,那就是“老师,明天见!”幼儿的教育是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漫长旅程,而我已踏上这条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会以谦卑之心持续学习,扎牢基础,厚积薄发,用专业与真诚守护每一颗童心。成为更好的幼师,我们明天见!

♥ 2023级 李奕均 ♥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朱子校区的见习生李奕均,今天很荣幸能够作为本次见习生的代表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这两周以来的小小感悟以及通过本次见习我所获得的一些收获。

本次我见习的班级是大八班,首先,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来到本幼儿园我见识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上课过程,前面几次的见习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坐下认真观看上课。平时在学校的时候,虽然也有片段模拟教学,但是没有幼儿的真实参与,存在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来到幼儿园的第二天,我的主班老师他就上了一个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在我的认知当中,我认为这种课程是属于幼儿比较难理解的,因为我认为小朋友们在幼儿园当中,对小朋友们来说小学离他们好像还有一段距离,他们的家里可能有哥哥姐姐上小学,但是幼儿园于小学还是存在很多的不同所以我认为是比较难让幼儿理解的。但是整堂课听下来之后,我觉得特别佩服主班老师的上课能力,在自己模拟的片段教学当中我们会忽略掉一些课堂上会突发的状况,就比如说有的小朋友他们可能比较喜欢提问或者是说,出现了小朋友难以理解内容的情况。

我的主班老师他特别灵活的采取了各种的方式来调节课堂的气氛,通过一些引导式的提问,让小朋友们自己动脑思考说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上小学小朋友们要一个人坐一张课桌,小学休息的时间只有课间10分钟,课间10分钟我们又能干些什么呢等等这类让幼儿比较好理解的语言,让幼儿可以提前对小学有一个认知。对于上课这方面我认为收获满满,通过观摩主班老师上课,直观的体会到如何使幼儿安静下来、如何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等等。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你自己首先要很有自信,你的语调必须要有轻又重,要抑扬顿挫,要有吸引力,你的教具也必须要很周到,很有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利用起幼儿的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

其次就是,周二和周四上午是幼儿园的特色自主游戏时间,在组织搭建城堡的建构游戏时,我见证了小朋友们惊人的合作能力。平时比较活跃好动的书亦和睿睿,这次居然主动分工:书亦负责搬运积木,睿睿负责搭建城堡。当城堡即将完成却突然倒塌时,原本以为会听到抱怨,没想到他们俩齐声喊着“没关系,我们重新来!要找到搭建城堡又高又稳的办法!”看着他们互相鼓励、再次投入搭建的身影,我深刻理解到,组织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意义,它不仅是技能训练,更是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和抗挫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小朋友自主搭建积木,让他们自己找到方法去思考怎么样搭减除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建筑。在我的观察下,很多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搭建出来的积木都是各种各样的,他们对每一个自己搭建出来的东西都赋予一定的意义,就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他搭了一个积木围成的“火锅”,然后他把各种颜色的积木放到围成的“火锅”当中,并宣布自己是火锅店老板,请其他小朋友参观。让我对幼儿自主游戏又有了全新的理解。

再者,还有环创,美工等等的具体实践与操作,让我提高了对于环创的审美以及对美工工具的新认识。这段见习经历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我的诸多不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着重加强三方面能力:提升观察记录的专业性,学习更科学的儿童行为解读方法;加强活动设计能力,特别是如何将设计的教育目标自然融入游戏情境当中;通过多种课程的模拟练习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很感谢在座的各位幼儿园的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关照,让我们两个班级在充实而又愉快的两周当中将理论转为现实当中的实践,收获到了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经验,我们也将会带着满满的收获,继续投身到学前教育的学习当中;也很感谢在座同学们的相互配合,为我们自己的两周见习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最后,感谢老师同学们的聆听,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