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⑧古韵南音,传承有我
发布人:团委  发布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36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领会“两个结合”深刻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多层次的全员覆盖型社会实践新模式,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寒假“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我校鼓励全校青年学生利用寒假,通过学术研究、调研考察、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探寻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国情、世情、民情,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学习理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各二级学院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有计划地展开社会实践,青年学子走进朱子故里、考察遗址、走访古村建筑,感受时代变迁,在传统美德、“福”文化、侨文化、闽台文化中,探寻文化交汇的根源之处,推动创新发展。

       福建南音享有“音乐活化石”的美誉,是四大古乐之一,于2009年9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的音乐由“指”“谱”“曲”三大部分组成,采用传统五声音阶固定记谱法——工乂谱,有着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学生陈鹭,同安丙洲人,她自小就开始学习南音唱腔和器乐演奏,主攻琵琶、三弦,兼修二弦。石浔溪的出海口,波平如镜的同安湾内,丙洲南乐是陈鹭成长中最美的记忆。一次偶然,路过丙洲南乐的传习点,优美动听的韵律使她驻足欣赏,从那之后,一颗南音的种子便深深地埋在陈鹭的心中。

       陈鹭的南音学习之路并非顺畅,“没有声音,唱不上去”“声音太沙哑”的标签贴在她的身上,但陈鹭的南音启蒙恩师——市级南音传承人陈清好老师并没有放弃她,而是在寻找适合陈鹭的音色的曲目让她学习。

       随着年龄增长,陈鹭对南音有了深入了解,开始在闲暇时间揣摩曲子的旋律和情感,请教师长,聆听学习。那年陈鹭成为南音社唯一获奖的学员,这次历程让她逐步摆脱标签,在南音方面树立了自信心。在往后的演出和比赛中,陈鹭不断磨练提升技艺,汲取经验。

       初学南音四大名谱《梅花操》的演奏时,陈清好老师几乎陪陈鹭从头练到尾,仔细为她讲解其中从没接触到的指法。不到一个月,他们一同顺利完成了乐曲合奏。同时在陈清好老师的鼓励下,于疫情期间作词南音《抗疫情》,被福建南音网收录和报道,这亦是传承的意义。

       聆听完陈鹭与南音之间的故事,实践小组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温润心灵、滋养人生的重要来源,唯有真正深入了解并发自内心地热爱它,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现代的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诠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更富有动态和生命力,更好地萃取内涵,正是当代青年需要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