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村——这片深藏于武夷山脉中的热土,曾是闽北苏区首府,被誉为“闽北红色首府”、“红旗不倒”的革命圣地,一砖一瓦、一山一水都铭刻着峥嵘岁月的印记,是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的宝贵课堂。近日,武夷学院艺术学院“红色印记·青春绘影”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革命历史的崇高敬意与专业探索的热情,踏上了这片红色热土,开展以艺术可视化创作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探寻之旅。
实践队此行核心任务在于运用专业所长,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进行艺术化、可视化创作,让革命历史“活”起来、“动”起来。实践队首站便来到了庄严肃穆的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斑驳的土墙、简陋的陈设、泛黄的历史照片,无声地诉说着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队员们穿梭于大安村的革命遗址与红色遗迹之间,用相机,手机等数码工具,捕捉建筑风貌、历史场景的独特韵味,多角度、全方位记录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为后续创作积累丰富素材。他们聚焦于一件件革命文物、一条条红军标语、一处处战斗遗址,力图通过视觉语言解读背后的故事和精神。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拜访了当地的革命后代和熟知历史的老党员、老村民。从他们的深情讲述中,队员们听到了许多教科书之外、鲜活感人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这些口述历史不仅丰富了创作的素材库,更让队员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深刻理解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深刻内涵,为创作注入了灵魂与情感。
在充分调研与情感沉淀的基础上,队员们结合专业所学,围绕“大安红色记忆”主题,热烈讨论并初步构思了系列可视化创作方案。计划包括:以革命遗址建筑为元素的插画设计、再现革命场景的动态海报、提炼红色精神的视觉符号系统、以及基于口述史料的叙事性信息图表等。这些方案旨在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将厚重的红色历史转化为具有时代感和感染力的视觉作品,架起历史与当下、精神与审美的桥梁。
此次大安之行,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大安村的红色文化,绝不仅仅是尘封的历史。它所蕴含的坚定信仰、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心系人民的伟大精神,是跨越时空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在艺术创作领域,如何用创新的视觉语言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时代赋予艺术学子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