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武政综〔201719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7年茶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农茶场,市直各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茶产业转型升级,根据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武委〔20161号)文件精神及第十七届市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就做好2017年茶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通知如下:

一、抓硬件,补短板

(一)筹建武夷山茶叶交易市场。着眼全国、立足全省茶叶交易市场,计划在文创园区建设一个占地500亩左右,集茶旅文化体验互动中心、物流仓储(仓单)配送中心、茶叶质量检测等级评定中心、会展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型武夷山茶叶交易市场。2017年先行启动完成茶叶交易所项目用地选址、征迁、报批工作,选择一个资质等级高的规划设计单位做好项目整体规划,配合南平市国企组建项目建设实体。(责任单位:国土局、住建局、文创园区、旅投集团)

(二)加快推进仙店园区1000亩茶叶精深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茶旅一体化产业小区征地任务及市政府计划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及茶衍生品开发,扎实推进茶产业总部基地建设,完善茶产业链条,促进形成洼地效应。(责任单位:兴田镇、生态创业园)

二、抓监管,强规范。

(一)创建国家级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在茶叶交易市场建设一个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的国家级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引进高级检测人才,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更新添置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实验环境,改革创新现有管理体制,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将现有的福建省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夷山)打造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国家级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责任单位:茶业局、市场监管局)

(二)建立农资产品购销监管平台。强化农药进货及销售源头管控。建立农药销售及产前、产中、产后使用监管处罚机制,搭建农药源头销售使用监管平台和管理机制,指导茶农在茶叶生产环节安全、经济、有效使用农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单位:供销社、农业局)

(三)建立茶农自律机制。总结推广一批优秀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典型,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开展第三届诚信茶企评比工作,充分发挥诚信茶企协会作用,通过诚信茶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责任单位:茶业局、市场监管局、诚信茶企协会)

(四)建立茶叶专家数据库。进一步加强我市茶叶专家科学管理,充分激发其工作热情,将我市符合专家条件的茶叶专家纳入数据库,制定茶叶专家库管理办法,规范专家行为,加强对专家的动态管理,建立专家进退机制。规范各类茶事赛事活动,使茶赛事活动规范有序,保证评审科学、公开、公正地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市茶事赛事活动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含金量。进一步明确规范大红袍技艺传承人的工作规范及职责义务。(责任单位:茶业局、人社局、文体新局、茶业同业公会)

(五)继续办好第11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积极做好第11届茶博会的战略合作运营商的招商工作,进一步加大茶博会市场化运作力度,提升茶博会品牌影响力,做大做强会展经济,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办成全国有特色、国际有影响的文化经贸盛会。(责任单位:会展服务中心、经信商局)

三、抓基础,促管理

(制定茶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政策,制定和完善具体工作措施。开展茶产业普查,全面摸清全市茶产业发展情况,包括分乡(镇)、街道、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茶企产销情况、茶叶合作社情况、茶叶电子营销情况、茶叶生产物资经销情况等等,积极创建茶产业大数据中心,使茶叶生产者、消费者能获取更多科学数据,为制定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及茶叶品牌管理打好基础。(责任单位:茶业局、统计局、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各乡(镇)、街道、农茶场)

()增强茶叶科研能力。一是加快茶叶品种改良。发挥茶科所职能作用,加强茶叶科研人才管理,投入专项资金建立公益性茶叶品种科研基地和场所,积极争取国家或省级原种培育基地落户武夷山。二是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与科研院校、质量检验管理机构、龙头茶企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做好茶叶品种的科研、保护与利用,茶叶类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三是充分发挥茶企茶农科研创新积极性,今年计划成立武夷山市茶叶品种培育推广协会(责任单位:茶业局、茶业同业公会、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市场监管局)

()规范品牌营销管理。继续开展2017武夷岩茶品牌价值评价工作,争创武夷岩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补充完善武夷岩茶质量技术要求。持续创建茶叶品牌,规范茶叶证明商标的管理使用和武夷岩茶、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启动证明商标管理机制,实行商标使用许可准入制度,引进先进商标防伪技术,严格标贴印制和使用管理。加强完善大红袍推广中心的管理,制定推广中心合作及会员店管理办法,利用推广中心这一抓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大红袍茶叶及品牌营销平台。持续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依托境内外茶业展会,开展茶叶市场营销推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理念,以万里茶道品牌开展协作联系及营销推广转型升级。同时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开展市场拓展。强化茶叶品质监督管理,在武夷山电视台设立茶叶科普宣传、质量监管专题栏目,全力普及茶叶知识,定期公布优质或不良茶企信息,加强茶叶品牌宣传推广,建立武夷茶每年新闻发布会制度,通过电视、网络、高铁广告位、大型户外广告栏等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武夷茶品牌形象宣传,有效提高武夷茶品牌知晓率和影响力。(责任单位:茶业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局、宣传部、广电局、茶业同业公会、万里茶道秘书处)

(四)提升茶叶质量品质。一是茶叶技术培训。加大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提高生产加工制作水平,鼓励和支持茶企茶人参加茶叶种植、制作、品饮等职业技能鉴定。二是加强茶叶制作技艺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加工技术交流平台。三是持续加大抽检监管力度,倒逼企业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茶叶产品质量。四是建立茶叶可追溯体系和监管服务平台。利用二维码和RFID无线射频技术,针对茶叶产品从生长到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数据进行及时采集上传,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五是持续加大违规开垦茶山整治力度,按照严禁增量、治好存量、强化监管的工作思路,坚持人防与技防并举,全面防控违规开垦茶山。(责任单位:茶业局、农业局、市场监管局、林业局、森林公安分局、各乡(镇)、街道、农茶场)

四、抓示范,促转型。

(一)抓好龙头带动示范。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激发活力,扶持36个有辐射带动能力的茶叶龙头企业,在抓好茶旅结合、三产融合、品种研发、茶衍生产品开发上先行先试,起到龙头示范作用。同时,培育扶持2—3家茶叶企业挂牌上市。鼓励涉茶企业积极开展金融资本运作,创新产品营销模式,提高产品市场销售量。重点抓好星村镇农村产业融合省级试点示范镇帮扶工作,支持星村镇结合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茶产业内部融合,延伸产业链,拓展功能,发展新型业态,构建涉茶企业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责任单位: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农业局、旅游局、茶业局、星村镇)

(二)抓好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茶产业融合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引导和规范茶叶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促进茶叶专业合作社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优先对符合条件的茶叶专业合作社申报茶叶方面支农项目予以支持。鼓励和支持茶叶专业合作社整合组织资源和生产要素,实行联合或者重组,创建1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家南平市级茶叶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武夷山市级茶叶专业合作示范社。(责任单位:农业局、茶业局、茶业同业公会)

(三)抓好茶叶生态庄园建设。继续实施现代茶产业项目,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庄园9430亩,清洁化改造茶企业11家,同时集中资金重点帮扶一批有一定基础的茶企业发展休闲观光、体验互动、认领定制的旅游生态茶庄园。鼓励茶企有效整合茶山资源,做大做强,规范经营。(责任单位:茶业局、财政局、旅游局)

五、抓责任,促落实

根据武夷山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要求,进行任务分解,责任到职能单位,落实到人。茶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列入市绩效考评,建立日常工作考评反馈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调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逐项落实。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

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