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洪永聪,男,197711月出生,福建南安人,中共党员,现任武夷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茶园生态与病虫害防治研究。现为武夷学院园艺学科带头人、茶学专业负责人、园艺应用型教学团队负责人;先后兼任福建省高校产业学院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方茶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委员、福建省武夷山生物研究所特聘专家、南平市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工作小组成员等社会职务。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87月,毕业于福建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农学本科学位;2001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参加工作;2006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生物防治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调动到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20109月,调动到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工作。

主讲课程:

先后主讲《农业植物病理学(农学、蔬菜、园艺、烟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免疫学》、《普通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茶学概论》、《植物生理生化》、《茶学专业英语》、《茶叶生物化学》、《茶树病虫害》等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

荣誉称号:

先后获得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512月)、南平市“第二批市政府津贴”(201112月)、南平市“新长征突击手”(20126月)等荣誉称号。

主要教科研成果:

先后参与编写《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中国茶产业蓝皮书2011版)》、《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微生物学实验教程》、“武夷研茶”系列丛书之《武夷岩茶》《武夷茶种》《武夷茶路》《武夷红茶》、《中国乌龙茶种质资源利用与产业经济研究》等教材专著10余部;主持的教改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三双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武夷学院第四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的教改项目“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产教融合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产业引领,三转三促,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分别获武夷学院第五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参与的项目“产教深度融合“圣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武夷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12月,负责的“服务闽北特色产业的园艺应用型教学团队”获批福建省教学团队。201912月,负责的茶学专业获批福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先后主持了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杀虫防病多功能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制剂研制[BS2009NY004]”、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有机茶园多功能生防菌株的研究[630640]”、国家成果农业科技转化基金子项目“茶树良种繁育及优质安全生产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GB2C600205]”、武夷学院青年教师专项科研基金“生态控草对茶园杂草群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研究[xq201013]”、南平市产业发展科技专项“闽北茶园病虫害生态控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DJ07]”、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茶园恶性杂草稗草病原真菌的分离及其毒素筛选[JA11259]”、南平市科技计划项目“闽北茶园主要恶性杂草生态控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N2011Z07(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稗内脐蠕孢菌株WYU-012的毒素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2012J05063]”、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闽北茶园主要恶性杂草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N0024]”、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闽教科〔201575号,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2015/09-2020/09))“乌龙茶种质资源抗性机理与风险元素防控技术研究”、“闽台乌龙茶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选育”等项目、福建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园艺学协同育人实践”、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茶树根际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群重组及其对茶氨酸代谢的影响研究[2020J01407]”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5项。

20095月,主持的项目“茶树多功能生防菌株的筛选及其菌剂研制”通过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获201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获2011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139月,主持的项目“优异闽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筛选与示范”通过南平市科技局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2012年度南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0156月,参与的项目“闽北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南平市科技局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2014年度南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20222月,参与的项目“微生物农药防控茶园主要害虫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2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先后申请获批了“大红袍手工高端金锁匙团型茶或茶饼高效率制作工艺方法及产品”、“自动蒸茶机”、“茶叶发酵桶”、“一种红绿相间的武夷岩茶加工方法”、“自动切茶筛选装置”、“鉴别武夷水仙茶叶的引物、试剂盒及方法”等国家专利18项。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Comparative chloroplast genomes: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chloroplast genome of Camellia sinensis and the phylogeny of Camellia”、“Improvements in the growth, quality, and yield of wuyi rock tea (Camellia sinensis) after breeding earthworms in situ in tea gardengs in China”、“Development of Tea bush replant disease by red root rot fungus”、“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in tea gardens of Wuyi Mountain area”、“Effects of continuous monoculture of Achyranthes bidentata on diversity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control fungi capable of infecting Amethystea coerulea-like tea garden weeds.”等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

主要代表论文:

Huo, D.Yan, K. Q.Meng, F. HZhang, H. M.Song, Y. Z.Hong, Y. C.Li, L.Cai, P. M. Improvements in the growth, quality, and yield of wuyi rock tea (Camellia sinensis) after breeding earthworms in situ in tea gardengs in China.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1, 19(2): 1491-1503, http://dx.doi.org/10.15666/aeer/1902_14911503.

Li Li, Yunfei Hu, Min He, Bo Zhang, Wei Wu, Pumo Cai, Da Huo and Yongcong Hong(通讯作者). Comparative chloroplast genomes: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chloroplast genome of Camellia sinensis and the phylogeny of Camellia. BMC Genomics, 2021, 22: 138, https://doi.org/10.1186/s12864-021-07427-2.

Li, Li*; Hong, Yongcong; Huo, Da; Cai, Pumo. Ultrastructure analysis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Archives of Virology, 2020.02, 165(2): 407-412.10.1007/s00705-019-04482-9.

Li, Li; Hong, Yongcong; Qiu, Huaina; Yang, Feng; Li, Fang*. VP19 is important for the envelope coating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Virus Research, 2019.09, 10.1016/j.virusres.2019.197666.

Yongcong Hong, Wei Xin, JianJie Zeng, Chenling He, YaJing Dai, Tong Wang, Zhenfang Li*. Development of Tea bush replant disease by red root rot fungus. Allelopathy Journal, 2018, 43 (1): 65-72.

Hong Yongcong and Xin Wei.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control fungi capable of infecting Amethystea coerulea-like tea garden weeds. Research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7, 12 (5): 88-92.

Hong Yongcong and Xin Wei.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il nutrients in tea gardens of Wuyi Mountain area. Research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7, 12 (8): 22-28.

Y.C. HONG, Y.J. DAI, W. XIN, Z.F. LIN, C.L. HE, T. WANG, Z.F. LI. Effects of continuous monoculture of Achyranthes bidentata on diversity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Allelopathy Journal, 2015, 36 (2): 213-224.

Chun-Hua Ma, Jing Zhang, Yong-Cong Hong, Yi-Ru Wang, Xi Chen. Determination of carbendazim in tea using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5, (26): 1455–1459.

黎巷汝,陈丹妮,洪永聪(通讯作者). 不同茶树品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 茶叶学报,2022632):107-113.

陈丹妮,杨晓,洪永聪(通讯作者),黄圣辉. 潮汕地区茶文化旅游实地考证与现状分析. 海峡农业,2022,764):52-592022.04.

霍达,郑虹,辛伟,洪永聪(通讯作者),郑慕蓉. 茶园杂草小飞蓬病原细菌的初步研究. 中国热带农业,2017,785):24-27.

洪永聪, 辛伟, 辛淑亮.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考试周刊, 2016, (88): 41-42.

辛伟,洪永聪(通讯作者),王飞权,黄毅彪,张见明. 武夷山茶园春季杂草发生规律的调查与分析. 武夷学院学报, 2015, 34(9): 5-9.

洪永聪, 卢莉, 辛伟, 王飞权, 黄毅彪, 吴玉琼, 罗盛财. 武夷岩茶“十大名丛”种质生物学特性的鉴定与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8) :234-238.

辛伟, 洪永聪(通讯作者), 卢莉, 王飞权. 不同做青风格安溪铁观音“音韵”的感官审评及品质化学比较. 武夷学院学报, 2012, 31(5): 38-50.

王飞权, 冯花, 罗盛财, 肖玉蓉, 赵升云, 洪永聪(通讯作者). 部分武夷名丛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4): 107-109.

洪永聪, 辛伟, 王飞权, 卢莉, 黄毅彪. 不同蒸青制样对绿茶生化品质成分的影响. 武夷学院学报, 2011, 30(2): 6~10.

洪永聪, 王玉, 丁兆堂, . 越冬期茶树叶片生理指数分析及抗寒种质材料的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215-218.

洪永聪. 甘蓝大田中降解菌对氯氰菊酯的降解动态研究.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6(3): 181~184.

洪永聪. 生防菌株TL2的菌剂研制及大田防病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7): 181~185.

洪永聪. 氯氰菊酯降解菌Y-3的诱变育种与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8): 364~366.

洪永聪, 胡春光, 辛伟, . 双向电泳分析枯草芽孢杆菌菌株TL2的抗菌蛋白.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5(1): 1~5.

洪永聪, 辛伟, 李树文, .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TL2抗菌蛋白的纯化及其稳定性测定.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5(2): 91~94.

洪永聪, 辛伟, 崔德杰, . 蜡状芽孢杆菌菌株TR2的氯氰菊酯降解酶特性.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4(3): 185~189.

洪永聪, 辛伟, 崔德杰, . 蜡状芽孢杆菌菌株TR2的氯氰菊酯降解作用的小区试验.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4(4): 291~294.

洪永聪, 范晓静, 来玉宾, . 枯草芽孢菌株TL2在茶树体内的内生定殖. 茶叶科学, 2006, 26(4): 38~42.

洪永聪, 来玉宾, 叶雯娜, . 枯草芽孢菌株TL2对茶轮斑病的防病机制. 茶叶科学, 2006, 26 (4): 27~32.

洪永聪, 辛伟, 来玉宾, . 茶树内生防病农药降解菌的分离. 茶叶科学, 2005, 25(3): 183~189.

洪永聪, 胡方平, 黄晓南. 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对稻谷的致病性.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02, 31(1): 32-36.

洪永聪, 胡方平, 陈庆河, . 从稻谷上分离、筛选用于拮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泛菌. 福建农业科技, 2001, (4): 1-3.

主要科研成果:

20222月,参与的项目“微生物农药防控茶园主要害虫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20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02012月,发表的论文“Development of Tea bush replant disease by red root rot fungus”获第十三届南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1512月,参与的项目“武夷岩茶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七)。

20156月,参与的项目“闽北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南平市科技局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2014年度南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39月,主持的项目“优异闽北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筛选与示范”通过南平市科技局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2012年度南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111月,参与的项目“茶树抗寒品种选育与优质安全关键技术集成”通过青岛市科技局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2010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012月,主持的项目“茶树抗寒良种选育、扩繁与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研究”通过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获201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联系电话:0599-5137553
学院地址:武夷山市百花路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