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黄艳,女,副教授、硕士、在读博士,现任教于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0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7年8月-2017年9月:参加福建省教育厅委托福建工程学院和台湾逢甲大学举办的“2017年福建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训班”学习。
2017年9月至今:于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进行在职博士学习。
主讲课程:《有机化学》、《食品营养学》、《畜产品加工学》、《畜产品加工实验》。
荣誉称号:
2016.04:获第三届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
2015.12:指导学生作品《休闲鱼糜脆片》、《鱼糜酥饼、茶味鱼糜月饼工艺研制》分别荣获“海欣杯”第二届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2016.06:指导学生论文“茶味鱼糜月饼加工工艺的研究”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2016.12:指导学生作品《天然酵母面包》荣获“回头客杯”第三届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2017.12:指导学生作品《素排骨四重奏》、《茶香素鸡的制作》分别荣获“素天下杯”第四届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2018.09:指导学生作品《休闲鱼糜脆片》荣获2019年“创青春”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奖”;
2018.12:指导学生作品《彩虹鱼扁肉》荣获“沙县小吃杯”第五届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2018.11:论文《室温下包装材料对武夷肉桂贮藏品质的影响》在第十二届南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2019.06:获2019届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019.06:指导学生论文“不同茶类水提物对果蝇热耐受能力的影响”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2019.12:指导学生作品《一酱功成海陆空》荣获“国圣杯”第六届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2020.06:指导学生论文“白茶水提物对脂肪诱导的果蝇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研究”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主要教科研成果:(出版教材、项目、专利、论文)
近年来主持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2项,校级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1项,参与对接南平产业科技项目1项,指导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1项。目前以第一作者名义共发表11篇科研论文,其中中文核心7篇。参与《食品工艺学导论》、《闽北民间传统小菜荟萃》的编写。
1、承担或指导科研项目
(1)对接南平产业科技项目, N2011WZ07, 闽北民间传统小菜挖掘、整理与开发的研究, 2011/05-2014/05, 30万元, 已结题, 参与(第3)。
(2)武夷学院青年专项基金, xq1207, 薏米贮藏及深加工技术开发应用, 2013/05-2015/05, 2万元, 已结题, 主持。
(3)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 JA15523, 锥栗壳色素的开发与应用, 2015/05-2018/05, 2万元, 已结题, 主持。
(4)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510397044, 锥栗壳色素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2015/06-2017/07, 5000元, 已结题, 指导老师。
(5)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果蝇热耐受能力的白茶消暑功能评价及白茶消暑饮料开发, 2019/06-2021/06, 2万元, 在研, 指导老师。
(6)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 白茶对果蝇耐热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019/12-2022/12, 2万元, 在研, 主持。
2、代表性论文
(1)黄艳,赵瑾,王芳,王丽芳,洪永聪,蒋菊蓉.不同茶类水提物对果蝇耐热性的影响[J].茶叶通讯,2020.
(2)黄艳, 周阿容, 池文文, 郑艺欣, 黄志伟, 曾绍校. 果蝇热应激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8,49(5):912-921.
(3)黄艳,傅新征,吴琳珊,李烨. 锥栗壳色素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9,44(02):274-280.
(4)黄艳,黄晓菲,吴琳珊,李烨,罗德赟.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锥栗壳色素的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3):75-82.
(5)黄艳,孙怡婷,张见明,王昕岑,杨宇华.松毛菇多酚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21):106-114.